《我心目中,最好版本的綠豆椪》美少女團長 2025.09.03
恭喜阿洸師傅在這次的 500甜推薦中,榮獲 6 甜的殊榮。
其中最受推薦的蜂蜜蛋糕,是愛飯團的常設商品,但他的特製綠豆椪,是一年一度只有中秋節前後才有得吃。(至於草莓蛋糕,要大家自己去台中店𥚃吃,因為無法冷凍也無法運送)
為什麼阿洸師的綠豆椪這麼好吃?
因為他對味道超認真,不斷的實驗試作,只要找到可以讓味道更好的原料和配方,就會不計成本做下去。
所以,他的綠豆椪應該是台灣唯一一家用法國ISIGNY 發酵奶油做酥皮,用義大利AOP認証的橄欖油炒滷肉饀的綠豆椪。光這二樣原料的加入,可能就接近外面一整個綠豆椪的成本了啊!
中秋節前限量供應,已經可以開始出貨。

阿洸師傅的滷肉綠豆椪(9入/盒)
每一年的這時要說的要做的事都一樣,
因為堅持做好綠豆椪的心都沒變。
亞森的廚房,黑鐵鍋裡放進了板油和分開絞的肥肉煉起豬油來,師傅說中小火就好別太大,別急慢慢來。
切好的油蔥放到剛煉好的豬油裡炒香,再把絞肉放進鍋裡拌著ㄧ起炒,在廚房久了,慢慢才體會「火侯」這兩個字的意思。
原來多一些和少一些,
都會讓食材失去最美味的瞬間。
火不要開太大,讓油蔥的香氣沁到每一塊要做成綠豆椪內餡的小肉塊裡。
下鍋的15分鐘內是最容易把絞肉裡的肥的部分挑出來的時機,抱著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心態,就是希望,到時候不要咬到吱一下的肥肉。這也是堂本和亞森的滷肉綠豆椪裡幾乎吃不到肥肉的原因,雖然也有人很愛。
只要有心,連日頭都透窗來幫忙打光。


從下鍋到收乾大約要將近1個小時,從出水-收乾-再到出油,慢慢炒,慢慢的挑起一角一角隱藏在一大鍋裡的小肥油。
終於,小肉塊們微硬而有彈性,乾而不柴。達到師傅要的理想的狀態。拌入糖和醬油還有炸好的油蔥,把濃濃的油蔥香滷進小肉塊,白胡椒與辣椒粉和炒香壓碎的白芝麻,做為最後的收尾。
放上濾網瀝油,靜待時間的熟成,與隔天的豆沙餡作完美的結合。
每一年都一樣,每一鍋都很厚工。
阿洸師傅說:我們的滷肉綠豆椪沒有特別的食材,在美味的當下,就只有時間與火,和拿夾子挑著小肥肉的偏執狂。
我們的堅持與不變,是對於某些味道的深深眷戀。
同場加映 → 鹹蛋黃馬卡龍、阿洸師傅的各種甜點、麵包
《美少女團長推薦》2018.09.12
還沒吃到,台中的朋友就在炫耀,阿洸師傅炒魯肉的時候,香透了半條街.....
蛋黃酥大小,綠豆沙中間厚厚一圈魯肉 (不是肉臊,因為咬得到肉角塊),所以,說他是個綠豆椪好像委曲了他,明明是個鐵鋥鋥的肉食主義漢子,不是靠油蔥味來擬肉香,而是用大塊的醬燒魯肉來平衡綠豆沙的微甜,而後味清楚的胡椒香氣,更是繞樑不絕。
每年都這樣,我吃到蛋黃酥時已經今年完售,想來這個也撐不到中秋節了。
收到這個,一定最知己的吃貨好朋友送的 (皮太薄,為好吃不為賣相),萬萬不要送人。
— 以下是阿洸師傅的告白 — —文長,請列印成公文閱讀—
堂本附近的豬肉攤商上,馬達連著兩條紅色尾巴不停的轉啊轉,印象中該擺滿豬肉的檯面上空蕩蕩的卻只留下一張告示牌,說「天氣很熱,豬肉在冰箱」⋯
雖然,每年只會光顧一個禮拜,但是肉攤老闆說只要看到我就知影中秋節快來了。
「前腿肉絞中粗,肥的分開放齁?」 「嘿啊,嘿啊」
每年的對話內容都一個樣,安心又熟悉。
另一端,在開始進入中秋的時節,亞森的巷子裡就會有一些日子連續飄著濃濃的豬油和紅蔥交織成的台灣味,(難不成是在做油蔥馬卡龍,阿知,這個師傅是出了名的空空~」
曾經我也是一個中餐廚房的一員,當兵前在親戚開的小飯館裡揮舞著炒勺和鐵鍋,抽風機和砲爐隆隆作響的廚房,鍋子裡飛舞的飯粒、大嗓門吆喝的說話聲,背景放著賣藥講古的電台節目,談不上有什麼文化氣息,倒像是充滿五味雜陳和男子汗氣概的英雄聯盟!
年輕的時候,什麼都無所畏,為了能早早去市場,我就睡在餐廳倉庫的小閣樓裡,當然小角落是不會有空調的,不過再怎麼熱,也沒有火爐邊的熱,為了學好一招半式,年紀輕輕,什麼都好像可以適應吧。回顧以往,這原來也是一路走來的軌跡。
成為麵包師傅後舞鍋弄鏟的機會少了,雖然也有快速爐那種轟轟轟火力全開的聲音,但也只是拿來燒水煮貝果,一年容易又中秋,鐵鏟刮在黑鐵鍋上獨特的聲響,是每年的一種期待。
煉豬板油的油渣,扮上胡椒鹽成了大夥午餐便當的加菜,炸油蔥時冒起的香,讓剛吃飽的肚子又咕嚕咕嚕的叫了起來,慢慢的火拌著絞肉和紅蔥碎在鍋裡炒到收乾彈牙並且拿著夾子把漏網的肥肉挑起來,雖然,(老一輩的說孩子啊一定要有肥肉才好吃啊,才有滋味啊,但是,我真的無法啊!)所以我們的滷肉綠豆椪幾乎吃不到肥肉。但這也是受到許多年輕朋友喜歡的原因。
好了,說了很多,但是數量依然沒有很多,因為工序實在太多…
